滴滴快的合并,還能愉快地拿紅包嗎
《華爾街日報》爆料,滴滴和快的即將宣布合并,新公司估值60億美元。關于占股比例,一種說法是52:48,一種說法是55:45。接近兩家公司的人士確定地告訴小白,該消息基本屬實,但持股比例仍在博弈和協商中。
對于大鱷們的合并,小白并不驚訝,因為過去半年來,中國迎來了一個合并的大高潮——南車北車合了,中電投與國家核電也合了,國家戰略主導這些高鐵和核電巨頭抱團出海,奪取全球市場,既消化過剩產能又賺錢,還為國家爭面子。然而,對于市場化程度如此之高的互聯網打車和專車行業,如此之快就開始強強合并,還是有些出乎意料。畢竟,主導兩家公司的“雙馬”在互聯網領域可是絕對的“歡喜冤家”,哪能這么快就同床共枕呢?但它就是這樣活生生發生了。
滴滴快的“拉郎配”,沒有國家力量推動,是一個雙方背后資本的自愿理性結合,而且各色資本大亨們顯得比政府還要熱血和猴急。資本們捉急的是特殊的市場業態、格局和競爭方式——打車軟件是一個人為用紅包和獎勵催熟的市場,而且滴滴和快的又勢均力敵,兩者龍虎斗,時間久了很容易擦槍走火,兩敗俱傷。司機和乘客笑開了花,但別忘了,這種靠票子不斷強刺激的競爭,燒的可是投資人的真金白銀。
雖然一個融7億美元,一個融6億美元,有錢都任性,但大戰成本太高,時間長了投資人還真受不了。據悉,兩家公司每天分別要給司機和乘客數千萬的補貼。小白經常乘坐快的一號專車,司機們說,高峰時點拉客能從公司拿到票面價格同樣的補貼,封頂120元,競爭很激烈時,只要接單就能獲得幾十甚至上百快的獎勵。在這種競爭形態下,兩家公司要想實現真正盈利,只有一條路可走,就是停下這種瘋狂的游戲,逐漸減少直至退出補貼大戰,讓業態回歸正常。
那么,把滴滴和快的合二為一,就是一條迅速、便捷的路子。雖然簡單粗暴,但是見效也快(簽署協議后,走的走留的留,各得其所),風險也不很高(目前國家發改委似乎還無暇顧及這個它眼中的niche market)。據易觀國際數據,截至去年12月,快的和滴滴兩者在打車市場的占有率合計達99.8%。這樣一來,合并之后的新公司將一統打車市場江湖,“倚天屠龍,號令天下,莫敢不從”。在專車市場,雖然由于有Uber、易到等玩家,兩者尚未如此威猛,但拿下決定壟斷地位也只是時間問題。
又一個“托拉斯”即將誕生,但是,有人歡喜有人愁。無論對司機還是對乘客,以前是被拉攏和分化的對象,滴滴快的爭著送糖吃,今后可能將成為“受欺負”的對象,獲個獎勵拿個紅包啥的將變得愈加艱難。
請看網友們在“滴滴快的合并”新聞下的百家爭鳴原汁吐槽,這也是小白想說的或不便說的——
1. 還送優惠劵和紅包嗎?
2. 準備解散紅包互搶群,果斷卸載滴滴和快的。
3. 整死其他小品牌。就合并了……
4. 真合并未必是好事,可能就意味著兩大企業聯手壟斷。我讀書少,不要騙我!
5. 沒競爭了,補貼肯定沒了。正如之前的優酷廣告敢95秒么?少一個競爭者我就加20秒,看看土豆的廣告才幾秒。有些甚至沒廣告。這就是合并!同行業沒競爭,是不是涉嫌壟斷!
6. 先是搶占市場,后是合并壟斷,資本的嘴臉。發改委要介入,反拖拉斯!!!關注民生。希望合作泡湯,繼續競爭對我們都有好處。
7. 說壟斷的人無疑腦子有問題,打車軟件再壟斷,能牛過出租車公司???
8. 發紅包只是營銷的手段,都別蹬鼻子上臉了,憑什么企業就應該補貼燒錢?該你們的欠你們的?
9. 壟斷的結果就是老子就不補助,你愛坐不坐,坐等神州砸場